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金句-龍櫻

1

對應考人來說, 智力並沒有那麼重要, 必要的只是毅力和考試技巧. 有周詳的戰略加上紮實的訓練, 合格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只不過,現在跟妳說得再多,妳恐怕也不會懂。
那是什麼意思?
因為你們這些小鬼對這個社會啥也不懂。與其說不懂,倒不如說大人沒有教。相反的不負責任的灌輸你們觀念,妄想什麼未知無限的可能性,根本毫無根據。要是真被那種觀念擺佈,以為那會讓你充滿個性、人生多彩多姿,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的社會根本就不是那樣的制度。可是你們一無所知的被丟進去,卻發現在那等著的,只有不滿和後悔交錯的現實生活。

人類要在看得見清楚目標的情況下,才會確實的準備並努力以達成目標。反過來說,若是沒有目標,只會隨波逐流,凡事也失去幹勁。

聽著……這個社會是有遊戲規則的,你們以後全都要在那種規則下過日子。可是……這種社會的遊戲規則,卻都是那些頭腦好的傢伙訂出來的。換句就說,這是什麼意思呢……那幫聰明的傢伙,根本只是為了圖自己的方便,才搞出那套遊戲規則的。相反的,對其他的人,他們就不讓他發現。不過還是有頭腦靈活的人能看出這一點,所以他們就會利用這套規則。比方說行動電話,福利制度、年金、稅金、保險……這些住所是那些聰明人搞出來的。他們故意弄得很難,好讓那些頃的動腦筋或花時間研究的人,傻傻的付出比較多的錢。

無視遊戲規則的傢伙也沒資格玩下去,乾脆從這個世界退場算啦!要是你不爽那些遊戲規則,想用你自己的方式去過日子,那就讓自己變成訂規則的人啊!在別人訂的遊戲規則裏玩,你就滿足了嗎?你也是個男人,總有支配別人的野心吧。

要解題目當然要先看懂它,連文章都讀不懂,還談什麼?

"填鴨式才是真正的教育",你要把這個觀念當成絕對的定義去尊重哦。

光憑要領得當就能當聰明人嗎…我總覺得那種人好不爽。
當然,也不只是那樣。但是……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就是那樣。那才叫做好。

創造這回事,本來就是從模仿開始的!「框框」是基礎,先把基礎搞定了,再下功夫和創意去改變它的!

會損及這種利益的最大障礙,你猜是什麼?那就是「人類的情緒」……明明是互相幫助、互蒙其利的對象,卻因為對彼此的不滿,把好好的一件事都搞砸了。而且那種不滿……還是無聊的面子之爭……鑽牛角尖或是嫉妒之類的……我們本來應該忍住情緒,聯手追求眼前的利益,卻因為有了情緒作怪,所以害我們辦不到。這時候……能不能得到那最終的利益…就是勝負的關鍵唷,矢島……

我的人生就應該把那種得失當成一切嗎?難道我就不能有別的更重要的東西,讓我不惜失去那個利益嗎?
你說的對,你的意見沒有錯。你所謂更重要的東西其實就是尊嚴。可是呢…在現在這個和平的日本,小市民們過日子,渾渾噩噩,這種人性也被壓縮了。
我也不是說全部的人啦,只是機率問題……
總之…我只是勸你,不要做個因為一時情緒就失去真正利益的傻瓜…

那麼……我先做個提示,給你們做出題的參考。題目……當然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人思考出來,為人解開而設計的。
對了…所有的題目都一定有答案,不可能解不出來的,要是不讓寫的人解出來

時間總是過得比人預期的要快

平常我們都是被動的接受考題,不由得陷入被動思考,若是冷靜下來,從出題的立場去反推的話,你就會發現他真正要問你的問題究竟是什麼。要突破應用題,道我要判讀出題者的意圖,只要能做到這一點,那就更不怕地不怕了。所以為了培養這種本事,偶爾出出題目給自己使是非常有效的。

我的人生就應該把那種得失當成一切嗎?難道我就不能有別的更重要的東西,讓我不惜失去那個利益嗎?
你說的對,你的意見沒有錯。你所謂更重要的東西其實就是尊嚴。可是呢…在現在這個和平的日本,小市民們過日子,渾渾噩噩,這種人性也被壓縮了。
我也不是說全部的人啦,只是機率問題……
總之…我只是勸你,不要做個因為一時情緒就失去真正利益的傻瓜…

要判別一個人,再沒有比「人格評價」這句話來得更模棱兩可了。再怎麼公正也免不了外貌和交情這些不透明的因素,明確的基準由誰決定,又是如何適用,受驗者根本無從得知。況且如果用面試不就只能我的個人印象取決嗎?你們能接受嗎?
說來說去,你們只是想貫徹反對書面考試的立場吧?
你要這樣解讀也無所謂,可是光憑分數是絕對無法了解一個人的。
真是的……係很好辨耶。擁有得分的技巧有什麼不好的?
我沒有說不好!可是那會導致扭曲的競爭啊!
比起暖昧不明的選考原則,嚴正的競爭才健全!書面考試不但公平中立,而且標準明確,唯一判斷材料就只有能力與否而已!這種黑白立決的判斷準則,所有人都能接受!

這種問題太籠統了,相對的,答案也只能流於一般論,完全沒有具體性!

想要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別人,若不能徹底站在對立的立場,就無法成立了。也就是要經常自問:「這麼做對方會懂嗎」。否則就會像這樣,淨寫出自我本位、無顧讀者觀感的文章。你們的文章最缺乏的,就是引人注目的技巧。

如果什麼都不知道,那麼遇到問題時,也就不知道該怎麼思考、怎麼解決囉?所以應該是知道得越多越好,越廣越好……也就是說,如果要伸張自己的意見,或者要下什麼判斷時,要是沒有足以思考的材枓,那就不行了。而且那些材料也不能靠偶然或好運,或是仰賴別人教自己。要自己去調查啦,或是不懂的話就要問人之類的。

應考的準備工作,不只是要求考生用心去觀察社會日常動態,對學生而言,也等於是打開了扇迎向社會的窗。

畢竟,對一個18、19歲的人而言,本來就很難遇到什麼有意義的事。既然這樣乾脆也別去問有沒有意義了,多方體驗也好。反正都是沒意義,有點好處可沾也不錯。

首先從學生們放回來的問券來看,大半都表示無意讀書。可是,他們都希望讀書成績變好,想被人認為聰明。換句話說,孩子們的心態很明確,他們不想努力,卻想要周遭的讚美。

有時我們會突然闖進一個新的領域,或是被丟進去,大家都會因應各自的調性,設法適應新的環境,幫自己成長。

把「會」的標準設定成「跟外國人流行的交談」,在這種心態下,就鑚起牛角尖了。日本人之所以認定自己不會英文,原因就出在這種完美主義。日本的民族性就是這樣,做什麼事都非的完美甘願,這種精神上的潔癖,會讓人傾向負面思考。

只能用先苦後樂的心態去讀書是一種不幸。或許我們都只是受大環境所驅使。

的確,領袖人物握有的權,可以大動作行使自己的意見與主張。但是……相對的,也也要負起一切的後果,並承擔風險。

我好羨慕你耶,都不懷疑,三兩下就把事情分的好清楚。
因為我已經決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了。
是嗎。妳真堅強。

比方在競速溜冰賽時,為什麼一次讓二名選手上場?那是因為不管選手的天份再好,單獨一個人是比不出好成積的。要有競爭對手互相較勁,才有可能刷新自己的紀錄。

人類有忘性是性所當然的事情,除了生存必要的事物以外,其他都可以忘記。

剛開始或許會犯錯,但是並不代表自己是一無是處,真正失敗的,是那些無法從失敗中記取教訓的傢伙!

人類的善心背後,就是惡的部分,憤怒、憎恨、背叛、複雜情結各自私自利……那些負面情緒會在心中引發糾葛,這種情緒才會真正激盪人類的心。

「哪有什麼為什麼…」當這個念頭浮現,我們就停止思考。當我們只是漠然的渡過每一天,

對周遭事物不抱好奇時,便什麼也感受不到了。性格如此無可不可的人,是不可能做學問的

……

想知道這些,就試著去調查,試著構築自己的理論,用條理分析事物。這便是滿足求知慾和好奇心。

「正確的閱讀」指的就是推測後讀取訊息。

培養自己「正確的閱讀」能力,就是常常在心裏自問「為什麼」。

這世界上也沒這麼多佔便宜的人吧?…為什麼事情不是你所想的。這是因為人類就是愛煩惱。一個人就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還是會有所不滿。先在別人的眼裏,或許那只是不足為道,甚至是奢侈無論的煩惱。但對當事人而言,卻是絕對無法忽視,真真切切的煩惱。……偏偏這種煩惱就是恰好別人體會不出來、只有自己明白的程度。所以,就變成別人先的無聊,還以為他佔了便宜呢。……再高興也會過去的…不用多久發會東想西想,又有別的煩惱了。…總之,一個人就算自得自己佔了便宜,那種想法也可不能持續太久……
那…這樣不是很空虛嗎?
不,才不會…因為還會有下次…這一次結束了,還會有新的來;正因如此才有趣,不是嗎?

老師也是人生父母養的啊。又不是神,怎麼可能愛每一個人嘛。坦率的好孩子人人愛,反抗心強或消極的傢伙就顧人怨;在一般社會是很正常的,我們也一樣…

我不會區分真心話和表面工夫。
真心話…難道有那麼重要嗎?把一切都暴露在外,只拿真心跟人應對,這樣的世界不難過嗎?任何人都能互信互諒,或許是個理想的社會,但要跟每個人都只說真心話實在很勉強。我不認為在那種情況下可以培養出健全的人際關係。大家都把真心話當好事,表面工夫是壞事,事實真是如此嗎?表面工夫也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啊。這個社會裏有百樣人,只話真心話溝通,反而會導致破壞性的失調。就拿匿名留言的網路留言板來說,不就常常看到混亂的筆戰嗎?追根究柢說去來,自的精神而要是夠獨立,應該不會去在意真心話或表面工夫之類的小細節。

這事若是沒有意義,我們就不會安排了。

試著站在不同的立場,人才能客觀的審視自己。

實際來看看,體會那股氣息,話會在你努力達成目標時,變成一種引爆劑。就是要考東大,但只有極少數是突然開始猛K書的,大部分的人,只是漠然的,有個念頭,然後夢想漸漸淡去。為什麼人類能有夢想,卻無法踏實地去努力貫徹呢?多方收集資訊後,我們會覺得有真實感,那時夢想就更加具體,也比較容易努力了。…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所產生的資訊,會變成激發動機與實際行動的原動力。

不只是人類,所有的生物也一樣,在一個群體裏,不可能只有優秀份子。我就講一個「工蜂理論」給你們聽聽吧。科學家從不同的蜂巢挑選出工作最勤奮的工蜂,共100隻。將牠們集合在同一個蜂窩裏,看看是不是位一隻都更努力,如果他們發現,佢隊原先那樣勤奮工作的,大約只有25隻。另外有50隻則變得普通,並沒有拿出全力。牠們會視情況來調整自己的工作付出。而剩下那25隻則變得完全怠惰,甚至失去了原本工蜂的特性。科學家認為,當人類形成一個群體時,也會有同樣的傾向。這就是工蜂理論。其實工蜂理論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實驗。以100隻工蜂的群體裡,把怠惰下來的25隻工蜂為一組,和另外三組同樣情況的工蜂,重新組成一個新群體時,研究者發現,這部的100隻工蜂,竟然有25隻工蜂開始勤奮工作。也就是說,當怠惰者集合成一個群體時,勢必會出現比較努力付出的人。這時的新新群體會跟前一個階段的群體一樣,勤奮、普通、怠惰者的比率,依舊是25:50:25。…你們擁有轉變成勤奮工蜂的特質,現在只是沒發揮潛能,還在睡而已。那麼若想喚醒潛能,有什麼具體的方法呢?最直接又具體的就是競爭。…彼此競爭、拔得頭籌這是加速成長的不二法門。

中國風萬里長城是怎麼蓋起來的?政府將三重劃分為每500分尺一區,再將全體工人分成班,每一班大約20人。一班就負責一個工程區,也就是一段城牆。他們還二個班同時進行工程,所以1000分尺的城牆是從二端開始蓋起,在中間點會合完成的。完成責任區的二個工班,並不會馬上轉移到鄰居去建築,而是被送到遙遠的其他工區,重複同樣的作業,再完成一面新的1000公尺城牆。這樣一段一段的接續下去,才完成那樣雄偉的建築物。那麼,中國人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制度呢?這項大工程到底約時才會結束?我們在這兒堆石塊要埋到幾時?我的有生之年究竟能不能看見它完成的模樣?不知道目標是什麼,沒有成就感,工匠們得工作效率就會低落了。所以他們以每500分尺為一單位,讓工匠體會完工時的成就感,再到遠方開始新的工區時,才會有展開新起點的幹勁。訂立極高的目標,一路上都能持續的努力不懈,也沒有猶豫或迷惘,這樣的人是少之又少。

實際感受到成就感和成果時,學生的鬥志會比較旺盛,讓他們朝著目標一點一滴,按步就班的前進,這種手法很重要。

有的人動不動就嚷嚷要別人給他人分優劣、定排名,這種人就是膽子小又愛依賴他人的傢伙

學生的成積會反映在他們的薪水上,這一招很有效哦。

人類在什麼情況可以發揮能力到幾乎100%的程度?答案是,在自己習慣的狀態、放鬆的情況下。…每天都緊張,才會磨練出正式的輕鬆。

競爭這回事…到頭來其實是跟自己比,並不是跟別人相比較啊。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在讀推理小說時,總是欲罷不能呢?…想知道犯人是誰也是原因之一,不過,最讓讀者掛心的,我想應該是犯人為什麼要行兇,他的動機,讀者想知道理由何在。科學家做研究,也是同樣的道理。為了想知道引發某種現象的理由。理化這門學問,是要探索自然現象的理由。世界上的事都有道理。我們不明白的自然現象,背後一定能找出道理,有個足以說明的答案。找到答案,把原本以為毫無關係的各種事情結成一條線時,那種舒暢的快感,就是理化的樂趣所在。就好像把一本推理小說讀完時那樣。

一個在說話的人,當聽到對方用不同的說法,將自己說過的話重覆一次時,會更覺得自己的話有被對方聽進去,而且對方也聽懂了。那麼他的心會敞開,自然而然說出他的真心話。

所以從一開始就買好東西給他,可以讓他把目標訂得高一些,眼界也更高!有了好東西,小孩子也會願意努力,更投入練習,好對得起那份大禮。順利的話,他會一天比一天更積極,離夢想也就更近。等孩子學的上手了,再買好一點的工具給他,這種漸進式的做法,乍看之下頗有道理。卻很容易因為目標設定過低,以致於一旦半途受挫便一蹶不振;若是一開始目標設定得高,孩子也比較有可能自己振作起來。

任何人在考試開始之前都會緊張的。尤其當我們置身在許多不認識的人之中,在不熟悉的環境下,更會緊張。就像體育比賽開始之前,選手們不知道對手實力如何,總會覺得對方異常強勁。那是因為未知的部分被想像補足了。無論而多餘的想像,反而害我們緊張。…從我們被自己弄得惶惶不安那一刻起,自我就迷失了。在那之後,就算有再好的實力也都無法完全發揮。那麼想要不迷失自我,該怎麼做呢?那就是靠自己去支持自我,客觀的審視自我。

一般來說,遇到討厭的事情時,人總是傾向悲觀,會去想像不好的事情;但在事情結束後會感到解脫,因而變得樂觀。

當你們慢慢的累積實力,認真參加考試,結束之後發現自己的失誤之處;這時心中必然產生懊悔,那就是好的徵兆。當你們程度提升時,這份懊悔會變成強力彈簧,所以剛考完時難免沮喪,都是被允許的,你們不妨先蹲下休息,把那份懊悔放在心裏去讀書,利用它的反彈力,一口氣高高的彈起!

隨著時間經過,危機感也會減弱,若有對策和補強措施,應該立刻執行。

信或不信,就是人生道路的分岐點。

信心就像是引擎的潤滑油,在努力的時候會加速引擎轉動。

我想就證明自己能夠擠進去。藉由這一點來確定我的實力到底是真是假…

我現在也沒什麼目標,說什麼將來的夢想,其實也還搞不清楚,也沒想過自己想從事什麼工作。…
早點決定好,自己想做的事,早點為出社會做準備,不是比較好嗎?
會嗎…可是要決定一件事,總要足夠的判斷材料或資料吧。光是高中三年,我們對社會的所知還是很有限啊。我真不懂為什麼大人要我們在資料不足的情況下做這種決定。現在我什麼也不懂,也沒有經驗。但我當然不打算就這麼過下去,所以我想上大學之後再收集資料。在那之前,就講等我一下。請社會給我一點時間,讓我多看多聽,找到一件能讓我懷著興趣去投入的事情。

究竟什麼叫做「好頭腦」?那就是達到平衡性的大腦。比起只有局部活躍的大腦,我們當然希望它整體都是活躍的。為止,我們必須給予大腦不同的刺激。用體育活動筋骨,喚起他們對音樂或繪畫的興趣,在這種方式得到「好頭腦」的人,大腦會變得更加靈活,讀起書來吸收也更快。

有些人光會說好可憐啊好辛苦啊,其實心裏根本沒在擔心,只是喜歡對別人好的自己罷了。若說到改變別人的感受…就像用一根手指推地球那樣,妳懂嗎?地球是動也不會動的,人類不是那麼容易被推動的。
才沒那回事呢。人就是會看到、聽到或讀到各種訊息…在接受各種影響的情況下過日子得啊。
或許大家只是表面上這樣而已。實際上最重要、最關鍵的部分都早就在自己心裏做好決定,要不就是選擇一個和自己想法最接近的方式去做。外來的影響力是微乎其微……人的自我不是為了愛人影響而存在,自我的存在是為了影響自己。不管我跟他們兩個說什麼,他們都會自己思考,最後會靠自己去定奪,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我覺得人沒有那麼堅強…
但是同樣的…人也沒有那麼脆弱。

因為人類會在無意義的東西裏自動找出意義。所以,就算眼睛看見稍許差異,大腦仍會下意識的修正並給它解釋。這是有關視覺認知的機能,套用在聽覺上也是一樣的。…長時間聽一段完全沒有意義的語音,聽久了也會覺得它好似在說著某些熟悉的單字。這就是個好例子證明人類會自動在語音中找出訊息。其實人的聽覺很隨便的。當別人種說話時,我們確實聽進去的語音,大約只佔了七成左右。剩下沒聽清楚的部分,其實是大腦從前後文推測,自動補足再去理解的。

要跟人家爭論的時候,該市上有道理的東西,不要老講些情緒化的,否則你永遠都會給人當成傻瓜。你覺得錢是髒的,可是你不敢正視真理的本質,是個活在教條主義童話裏的白痴。錢沒有乾淨骯髒之分。錢就是錢。問題是在於使用它的目的和手段。錢不過是個工具罷了。要跟人爭辯這種事,係自己要先分清楚。別把方便跟大便混為一談。…家長有要求,學校去回應他們,這是學校應該提供的服務。還有,這只是單純的捐贈金,也不是像你講的那樣。…教育是很花錢的,現在是全體國民在負擔這一筆成本。今天有能力的家長願意多出一點錢,換個角度想,那也是一種社會奉獻;一毛錢都還沒賺過的你,沒有資格責難這種行為。

所講我長大,是說一個人能不能用客觀的角度去看事情。也就是把自己放在第三者的立場,回頭去看自己的事。

本來我覺得我媽真是白痴,可是也因為她那樣,我現在才會發奮讀書;所以我也不好埋怨她了。

目標偉大的孩子很少啦,動機不正當底什麼我有什麼關係…

年輕時,不管做什麼都不會滿足,做什麼都覺得無聊。…大多數孩子都沒有自信在人前不敢抬頭挺胸。他們不認為自己有個可驕傲之處。沒有成就感、沒有自信,所以他們做什麼都沒意思,每天都覺得很無聊。
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成長階段,在這段時期裏,有樣東西可以幫助年輕人的精神成長。我認為那樣東西不是飽足感,而是饑餓感。總有所不滿足…為了填補那種感覺,或為了填滿心靈的空虛,他們想做些什麼,也許是不知所措…我認為,人只有在高中時代時才能避開一切一個勁兒的想這些事。

當你們把自己當成一間公司的業務員。當你業績上升時,老闆會誇你。每次都誇你,你會高興嗎?難戲不覺得被他誇獎反而有一與壓力嗎?尤其是被誇越多次,應該越有那種感覺才是。會覺得…誇獎自己的那個人,其實在要求自己做的「更多」。讚許這回事,有時會裏人覺得對方在操控自己,讓自己更賣力似的。不去體寫對方的感受,只是一味的誇讚下去那麼……和利用讚許去支配對方,就沒有兩樣了。…學生正處於敏感時期,很容易察覺到這一點。這麼一來他們馬上就冷掉了,越受到誇獎,他們越自我其實是老師在逼他。聽著,讚許不是煽動。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關鍵,那就是「認同」和「確定」。認同是指承認對方的存在。確定則是檢查對方做的是不是好的事情。

讚許技巧的十大原則
  1. 具體的稱讚
  2. 抽象的稱讚
  3. 當下稱讚
  4. 心生備受時,永遠用感嘆的語氣稱讚
  5. 加個理由來稱讚
  6. 沒有理由的稱讚
  7. 增加讚詞的版本變化
  8. 應能也是一種稱讚
  9. 告訴他別人的讚許
  10. 對他最在意的事情誇讚一番
為什麼誇來誇去都是那幾句?那是因為我們只在考試時才會誇獎他們。總之任何情境都行,無條件的稱讚對方的優點,這就是「認同」。接受了對方人格的一切,那才是人際關係的起點。心意相通之後,你就的話在對方心裏自然也有了份量。…誇獎他雖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但若不能誇進對方的心裏,就沒有意義了。關鍵就在於,當我們誇獎他時,那個意念是否傳遞出去了。這就是「確定」,我們和對方應該分享共同的情緒。

我們無法預期這項改變何時出現,所以也不必想太多,只不過改變往往是突然發生的。這就是人性的複雜與巧妙之所在。

10
一邊是兔子派,另一邊是烏龜派。兔子派的精神起伏較大,較不穩定,不擅長以平均速度跑長距離。可是在衝刺的時候,力道很足,專注度一高,爆發力更驚人。許多原本熱衷於社團活動,但在後半期一口氣追上進度的學生都屬於這一類。另一方面,烏龜派從一開始就孜孜不倦的用功。而且默默的前進,也不是在中途亂了步調。就大考而言,這是理想的屬性。可是他們缺乏衝力,很難有急遞的進步,若真要說起來,女學生大多是這種苦幹實幹,穩紮穩打的類型。…這兩派並不是哪一邊比較有利或不利,兩話都很好。大考雖然像賽跑,卻不一定要爭取第一名。用什麼都可以,只要能通過終點線就好了。就算名次很差,但錄取就是錄取。問題是看見蝨子派衝勁十足的追上來,烏龜派通常會為此而焦慮不安。相反的,兔子派看見烏龜派的努力,也害怕自己比不上人家,也同樣會焦慮不安。

其實大部份人都有否定性的思考,這時我們往往不會歸咎自己,卻會怪罪其它事物。

今後或許還是免不了迷惘,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起伏了。

11
要想過得真正自由,只有實際走進規則之中,讓自己站在制訂規則的一方,憑自己的力量去改變環境才行。所謂真正的自由,其實只有依自己訂的遊戲規則而活才算。

壓力是頭號大敵,而這股壓力是怎麼來的呢…其實是來自於自己本身。人們多把壓力當成外來因素…認為它必定是由來自外界的刺激而產生的。事實上,大多數情況裏,都是自己給自己的。為了達成目標,過度壓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進而美化自己認為自己刻苦耐勞。可是這種心態與實力無關,到頭來只是陶醉在自我美化中,於是越發逼迫自己。長久下去,這個人的精神一定會失去平衡,最後就無法控制了。…有的時候要放手痛痛快快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讀書時才會心無旁騖。考大學這回事,並不是要你扼殺自我,而是為使自我甦生。

12
我最討厭拚命了…所以一直在找方法,想就可以不用努力就能把事情做好。

自己在腦中思考一番就能發現答案嗎?

不管哪一種個性,只要是人類,都不喜歡麻煩事…人類這種生物,就是希望儘量過得輕鬆。過個動機雖然一致,之後的構思卻開始不同。其中一種人認為統裏唔找橋或船是一件麻煩事;另一種人則覺得涉水過河才麻煩。這兩者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對資訊重要性的認知上。
到處找資料或做調查不是很麻煩嗎?還不如以自己的經驗為依據去思考…
資自己的所知從無到有去思考,他們會嫌麻煩,所以他們會傾向先去找一找別人已經先想到的有效方法,覺得利用那些點子來省事比較輕鬆而有效率。把人家辛苦的成果拿來沿用,等於是抄襲嘛…怎麼這麼沒器度呀。/站在學校對人格教育的觀點,話反而是一種問題啊…況且你的說法好像正面肯定了怕麻燃我這種觀念,也讓我覺得待議…企圖用教育來矯正根本的人性,這種想法才是自以為是。我告訴你…沒有一個人不怕麻煩的…但這回卻激發了人類的創意。「能不能設法讓日子輕鬆點…」歷史上有許多劃時代的發明或科技進步,全都是從這個念頭衍生出來的。…光是思考能有結果嗎?有些好方法已經存在…要懂得利用就要去找。人們沿用已久或自古傳承至今的方法,一定有它保留的價值。他們相信這一點之後就不會再懷疑。接著,他們會用它當做基礎,找出法則,套用它去處理各種問題…然後一次次的改進提升。次數一多,就會演變成適合自己的做事方法…變成一種獨創了。藉由這種方式…他們建立起「自己的遊戲規則」。可是回過頭來,你們卻只說要用自己的頭腦思考,想從什麼法則也沒有的0開始做起。所以才會一點進展也沒有,只是徒費光陰。而且想了半天也總是不著邊緣。到頭來,就是憑自己思考…但在那所謂「思考」的過程中,其實是什麼也沒在想。

設立目標時,我們最好要有雙重準備…但也大多只有三分鐘熱度…因為目標只不過是一種願望,人們會把昨天沒做到的份量硬加在今天,就好像在逼自己一樣。於是,一旦出現失敗,就會覺得一切都完了,開始自暴自棄。為了防止這一點,目標就要訂二個。一個是最低限度的達成量…要是能夠達到再設一個理想目標。就像這樣,我時常提醒自己要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取得平衡。

常識…這世界上,沒有比它更可疑的道理了。

所謂的「考試技巧」很多人批評它不能培養真正的學力,不過我管它那麼多。真正的學力是什麼東西,反正也沒有知道,我們也不必知道。那不過是社會大眾自己炒起來的話題罷了。你們只要在考試中拿到好分數,而且要輕鬆而有效率的…這麼有什麼不好?讀書這回事,除了在考試拿高分以外,也沒別的。

13
金錢並不是隨人心擺佈的,而是金錢自己想去哪兒,它就會去哪兒。

我們不是沒注意到,而是不想去知道。

我們不想去了解社會,就會被社會欺騙。要是不想受騙吃虧,就要好好看書…

東大這塊金字招牌就像一張名片,讓人家很容易了解的是誰。它可以讓我在第一時間得到認同。只要把它拿出來,人家馬上就會認為我是個「經過一番努力,做事很懂怎樣.的人。要讓別人真正了解自己,總是要花上不少時間,對不對?經歷、興趣、愛讀什麼書、音樂、電影之類,就算用說這些人格上的特質也不容易表達。但是東大的頭銜卻是簡單又明瞭,就算有可能造成誤解,它還是能在一瞬間給對方正面印象。

雖然是卯起來讀,但我也徹底研究過方法,我希望自己掌握效率不要浪費時間和力氣。

正因看似理所當然,裡面才藏著人們難以發現的秘訣。

用這種方式(像靈魂出竅這樣客觀的來檢視自己)保有客觀性,經常監視自己,免得不小心衝過頭,跑錯了方向。

人們習慣用自己擁有的知識去判斷事物,至於別人是如何思考的呢?我們若能養成習慣時時想到這個問題,便能得到珍貴的訊息。一旦流於主觀,我們不只會看不清全貌,當有關鍵性的情報出現時,也會錯失掌握的時機。假使我們連這些小情報都掌握到,看似複雜的事物也會簡化起來。

就算是得到一模一樣的情報,它的價值仍然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的解讀和觀念不同,做的同一份情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青春期的高中生往往排斥常識或大眾輿論。

…識破社會的謊言,磨鍊感性擺了…要能做到,得先了解常識…

就是主觀的情報取捨啊…大家都只選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去相信。那就只是誤解嘛。

當我們接觸情報時,最重要的就是絕不可以貶損它。只相信自己想去相信的,對你不會有任何幫助。你不會有收獲,也不會有進步。相反的,發現一些你不願意去相信的事,有時反而能使你獨得真正的利益。憑情緒去處理周遭的人事物,會害我們看不見真實。再來就靠你自己思考,想個肯切的結論了。

所以到頭來還是要靠自己,設法不被社會輿論或謠言影響,走自己的路…

14
因為大眾都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情,我們應該要自己收集正確的情報,再下判斷。

沒想到這世上的常識是這麼不可靠,所以我覺得的事最後還是要有自己的想法。

若一味否定常識,反而會阻礙思考的發展。相反的,經歷愈不豐富的人,若對常識抱持肯定的態度,往往能學到更多。為了有輸一日能使一個突破常識的人。

許多富獨創性的想法或嶄新的創意,都是在違背世界常理的思想下誕生的。說來諷刺,當一

個人想要擁有突破常識的能力,首先,他得熟知所有的常識才行。為了突破常識,要了解常識…
而具備常識的工夫,得趁年輕的時候下足。站在常識性的觀點去思考人事物,就是很好的訓練,而國文正是最佳的教材。

所謂的「學習」,其實就是「接受」的意思。
只要你看得有用,就算是取巧,也應力求親身實踐。秉持「柔軟」的心態,凡事得以接納的態度去面對,我們應該永遠保持這種身段。

害怕知道自己實力的多寡…人人都會這麼想的,這是天經地義的呀。每個人都怕考試,就算不是正式考試也一樣,凡是接受實力判定的考驗,誰都會提心吊膽。對這項挑戰感到惶恐不安,也是當然的。什麼也不擔心,自信滿滿的人才不正常呢。所以,要是係裝強好勝,故意忽略恐懼,你會想要掩飾自己的心情,到時候一定會造成精神上的不平衡。一旦精神上陷於不穩定,臨到最重要得正式考試時,會害你失去冷靜和客觀性。如果走到這步,耶就註定落榜了。怕就是怕,擔心就是擔心,不要緊的,只是…為了提升成積,了解實力也很重要,所以你記得,永遠要在保持精神平衡的狀態下去考試。不管是大學考試,或是其他考試…最重要的是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情。那才是你真正面對自己的情緒,學習冷靜控制它的時候。

你們不安的原因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只是一個念頭…「我現在的實力只是表面上的,並不是真本事」。有這種念頭是難免的…你們兩個人正在成長。

光靠自己,人沒法感覺自我的成長,要聽到別人的指正才會有切身感受。

「成長」是個關鍵字,也是個方便又極有效果的讚美。在小孩成長的那一刻,要是大人沒有出聲去讚美他,就等於錯失使他建立自信的機會,少一分進步的動力了。以前我也教過大家結合誇獎學生,讚美也是教育裡很重要的一環。藉這種方式,學生可以自我確認實力,變得有自信。自我確認…人要成長、進步,最重要的就是確認成果。若是不確認,就無法進步了。測驗是用分數來確認成果,這是肉眼可見的形式。所以我一直很重視平時的小考。聽別人說話、用眼睛看,我們可以用各種感官體會自己的成長。

考生總在對抗心中的不安,面考生們為什麼會不安呢?那是因為考生看不到、也無法衡量自己學習的成果。所以就算再用功,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讀得夠不夠,成天擔心。為了消除這種不安,考生只好不顧一切猛讀,有數學就讀數學,有英文就讀英文。但這麼做簡直像用篩子貯水一樣。…你們把當天讀過的內容按日記錄在手冊上。就像是用桶子貯水,而不是用篩子貯水。在桶裡倒水,可以看見水漸漸儲滿的情況,也能判斷水量,一面享受成就感,一面期待裝滿水的喜悅。…能夠看見自己花了多少時間、學了多少東西,這對成長很大的貢獻。
這麼說來,這東西就像銀行存摺一樣吧?
這個例子們不錯,只是存錢和讀書都不能只是一味存進去,該用的時候就要用在刀口上才有價值。

「所有的壓力都是不好的」這種觀念是一大誤解。過度的緊張當然不好,長時間看不到終點或成果的那種壓力也是。但當我們明確知道終點在哪裡時,那種情況下的壓力-比起完全沒壓力,更能把人類的潛能引出來,甚至接近極限。一直想著「我要拚到最後一口氣」,反而會把身體搞壞。所以我要你們確實看著終點跑。朝向某個目標邁進時,為了發揮最佳表現,我們應該明確的意識到終點何在。

該下的猛藥我都要下,不要留下一絲後悔。

別人會犯的錯,我就不定也會犯。

失敗了就乾脆的承認,之後不要再囉嗦,這才是男子漢吧。
你要說「這不是我的作風」嗎?
我才不是那種卑鄙的人。
找藉口是卑鄙啊…能把藉口說得通情達理的人,才能掌握真正的成功。

想要得到高價值的東西,就得付出相對的代價。

孰行孰弊/利弊得失,人們判斷事情的是取決基準,往往就在這一點上。

不論如何,請您先裝平靜,聽過後隨便能幾句就行。小孩子碰到挫折時,總會說些口是心非的話。小鬼就是這樣,沒事喜歡嚷嚷「我不幹啦」、「完蛋了」等等,過不了多久就又變回原樣了。

做自己的行為正當化的辯解,這就是社會上所謂的藉口啊。這一類的藉口,就叫做「失敗者的藉口」。只想到顧住自己的立場,卻不去面對問題,心存逃避…櫻木老師想就的,是叫你要說出勝利者的藉口,也就是「如果我能」的思考…像我剛才沒有投進去,我會想「早知道應該這樣投」等等,這是從後果去思考。人家常常就後悔是無益,對吧?
對啊…「事情過了就不要再回顧過去」,應該要專注在下一次才對吧。
那就不對了。「如果我能」並不是逃避問題的想法。要等到下一次的勝利,這種思考模式是絕對必要的,因為我們從失敗中學習。比方,「剛才得我算是因為執球太低,如果我能拿高一點…」或是。如果我換個角度投球…」檢討失敗的原因,分析它的結果,然後運用在下次!這就是櫻木老師的答案…成功者是懂得從失敗中學習的人,抱著「也許我又會失敗」的謹慎,預想過失敗的模式,然後做好事前準備的人。乍看之下像是膽小又負面,其實那都是為了不使自己在事後講出失敗者的藉口而努力的正面性格。思考「如果我能」絕不是什麼遜掉的事,相反的,能有這種思維的人才有種,才能成功。所以就算是粗心錯誤,也不能隨便拿自己我慌張或不注意來掩塞過去,應該分析自己當時的心理狀態,找出原因,馬上改善。

許多輿論聽起來冠冕堂皇,卻只是泛泛之辭,被這種言論洗腦,難道就不是出賣靈魂?

坐禪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當我們在鋪墊上盤腿,調整呼吸靜坐,會漸漸能看到自己變得透明。也許是因為腹式呼吸像進了副交感神經的運作,使血液循環變好,能流到身體末端。所以就算冬天靜坐不動,也會感到周身暖洋洋。

16
人類是本能地把注意力放在指尖。

把算式一個個分解開,把性質相似的歸類在一起,互相代換,整理的井然有序!

把偶數除以二
找出(A+B)x(A-B)的形式!
製造平方數
把100想成99+1

只用個位數加總

一般人為什麼會討厭數學,理由只有一個耶就是基礎計算不夠快!

先求不犯錯,而不是求快。

17
「小孩子不愛讀書」的標籤,都是家長自做主張貼上去的。最會阻礙孩子潛能的,其實是大人的妄自論斷和先入為主。

唉…我們也是靠它才有飯吃,所以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啦。

那麼,能幫助孩子考取東大的父母,會怎麼回答剛才的問題呢?
那就是「怎麼都好」。乍看之下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好似對自己的子女不關心,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他們正是為了孩子著想,才會覺得「怎樣都好」。
那麼…為什麼「怎樣都好」的這種想法是為了孩子著想呢?
這是因為,那些家長不會只拿考取與否的單一結果去看待孩子,一心希望孩子考取,其實証明了家長只關心考試的結果。其實家長想的是「希望聯考快點結束」「好想趕快簽這種緊張感中解脫」「希望早日恢復正常生活,不要再為孩子的考試而擔心了」是這樣吧。什麼孩子的前途,說穿了只是次要,弄到後來,做家長我只想著自己。家長若一心只追求結果,就好像父母親硬要孩子揹著他們。藉口陪孩子走一條危險得山道,實際上卻攀上孩子的背,任性的要求他們「快點把我帶到那個錄取得關卡去」。當然啦,祈求孩子的成功,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不過家長不可以有「若是不能肯定成功,這孩子就完了」的想法。不管再急再擔心也要忍下,不要去問結果,只要看著孩子有多努力,有多認真投入,看到這些就好。為什麼要這麼做,是因為能夠不求結果,也只有父母能做到。在這個社會裡,除了父母以外的成年人大多只會用結果來判斷別人的成就。人們雖然會用「努力和過程才重要」這種話來鼓勵人,但是社會的最終評價仍然只放在那個孩子交出來的成績單上,站在第三者的觀點,誰有閒工夫去一一關注孩子在過程中的付出呢?在這樣現實的世界裡,卻只有跟在身旁的父母能夠肯定孩子們努力的過程。別人就擺了,做父母我至少要用「結果怎麼都好,他的努力是可敬的」的眼光去看待他。要堅持相信「孩子得付出絕不會白費,將來必定會以某種形式開花結果…」,這樣的心態很重要。家長能真心的表達這種想法,孩子也會報以信任。說結果而言,他們對於落榜的恐懼會減少,更應積極面對聯考。

小孩子讀書時,腦中想我不是夢想或未來,而是他的父母親。在年紀小的學童心目中,父母就可說是他的一切。

18
預言並不單單是一種幼稚的魔術語言,它包括了我們想和對方傳達的心意。

「討論」這回事,是要在雙方思考力都處於均等形勢下才能成立的。有一邊比較差的時候,那不叫「討論」,要叫做「教誨」。

跟成年人相比,你們在經驗的多寡上就有決定性的劣勢,唯獨這一點,再聰穎的天資也難以平衡。
才沒有這回事。
就是這種心態,才讓年輕人註定矮人一截。縱使是對等的討論,你們也一定輸的。小孩子絕對不可能勝過大人。所以大人說的話,你們就乖乖聽,然後去試。要懂得利用大人。
我哪懂…
你不去試,會吃虧哦。大人從經驗中得到珍貴的知識,你們去套,只要套得出,馬上就能夠活用。若是反抗或排斥,只會浪費時間和精神,沒有任何好處。

頭腦好的人是不會浪費時間和勞力的。

所謂成功的人,通常不會把事情想得太複雜瑣碎,而是能利用我儘量利用,然後導出最後結果。

至於「利用」一詞,雖然有狡猾和耍小聰明的感覺,但若是受限在它的負面意義,人的自我可能性就被縮小了。能得到結果才是最重要的,要多想什麼,之後再說不遲。

名詞的意義好壞又不是問題,我們何必去管它的意義好壞。用什麼語詞或怎麼說,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能不能幫助學生成長。

自信與耽憂相互消長,精神狀態也起起伏伏。在這時候,我們要如何撫平緊張,使精神狀態保持在有自信的穩定中呢?秘訣是,在心中,同時裝滿有根據的自信和沒有根據的自信。這二種自信就可以壓抑緊張的心情。有根據的自信,具體而言,以「數量」為上。「我讀了幾小時」和「模測考了幾分」等等,都是肉眼可見的成果,就是一種「數量」。沒有根據的自信,在他人眼中看來或許只是一些巧合,甚至是自以為是。但若我們把周遭發生的事件來巧妙解釋,把它們全想成某種象徵考取的前兆…這樣的舉動乍看之下有些愚蠢,但這種思考方式卻能確實消除不安,讓我們專心讀書。

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成天只等著別人把現成的好處送到你面前,你慢慢等吧,等到死了都不會有好處落到你頭上。想要什麼也不自己努力,就知道找兮兮的呆站在原地…這不是檢現成是什麼?

要確認學習成果,體會成長,客觀的數據是不可或缺的。…若沒有客觀的數字,人很難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若沒有那種感受,要如何繼續努力下去?在生存的過程中,人人都需要它,那就是數字了。

19
愈是懷著負面情結,反而愈能激勵自己奮發向上。

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會忘記東西,曾經說的的事物總會一點一滴地從記憶中褪去,時間久了便會完全遺忘。不設法留住知識,知識會流失的很快,一定要靠反複練習才能儲存。

妳覺得每個人都不同,那只是妳一廂情願的觀念而已。不管是誰,都可以被歸類成某種類型的。

哎…這也證明你的頭腦和力氣不如我就該聽我的。

不光是運氣,明知是重要關頭,你卻無法發揮實力,結果影響了原本的勝算…你知道理由為何嗎?全都是因為你把目標定在十球全進的緣故。相反的,我之所以能嬴,則是因為我只要求自己大致投進六球就好。要是投的中七球,可就勝券在握,五球則恐怕只能平手,這就是我打的算盤。所以前二球投偏時,我一點也不緊張。相對的,我想你在出手前應該是完全沒有策略吧?前二球投進,讓你覺得穩操勝算。但在第二球失敗時,你的心裡恐怕是這麼想的「不能再失手了,剩下的每一球都要進」。
我懂了,這時就已經失去平常心了。意志動搖、開始擔心之後,實力就受影響了。這麼就比賽開始前,其實已經大將看出勝負?那我們只要擬好戰略,讓自己不要耽憂,臨場就不會影響實力了吧?
不,臨場緊張是很正常的,天底下沒有不會緊張等人。個性再沉穩的人,在正式上場前都會先想到失敗的後果,話就會引發耽憂。特別像是考生,他們朝著一個目標努力不懈的奮鬥了這麼久,更容易患得患失。所以,緊張或是耽憂都不是件丟臉的事。絕對不是。相反的,這種情緒是努力的勳章。
緊張是努力的勳章…
「臨危不亂」和「臨場失常」的人有哪裡不同呢?答案就在對緊張情緒的控制方式上。臨場無法發揮實力,表示易受情緒影響,往往為了化解不安,一開始就虛張聲勢,想壓抑它,結果一出錯就自亂陣腳,心中只剩下失敗的陰影,結果完全被情緒掌控。要最後兵敗如山倒,計及時修正情緒也做不到。相反的,臨場能夠完全發揮實力的人,其實是比別人早一步面對自己心中的不安。這種人認為,人人都有可能犯錯,縱使自己出了小差錯也不會動搖,反而早有心理準備。這種人投籃時,根本不認為對方十球全都能進。即使是職業選手也可能失手,他們當然也怕失敗。正因如此,如何面對這份不安,也就是能否在緊要關頭時做好心理準備,這就是臨場發揮實力的決定因素。再看看你,一聽別人說你會「臨場失常」就發怒了吧。其實愈是個性認真的人,愈容易鑽這種牛角尖。這一點也是「臨場從常型」的特徵。其它的特徵像是凡事都想做到完美,拘泥於過去、一旦失敗就卻步不前等等…

不打沒把握的仗,這是我的必勝法則。

20
心情從容就有堅定,不會讓一點小錯影響最終的結果。

在勝負關鍵時刻躊躇的人,即不會得勝,也不會成功。在關乎生存存亡的重要場合下,問問自己,能不能坦然面對?多者可以藉著自我催眠來達到這個境界,但平常人若想使自己心態坦然,只有當下能不能轉念,如此而已。不算在哪個領域競爭中,都是勇於決斷、坦然面對挑戰的人能夠成功得勝。

那向一棵樹祈禱有什麼用?這玩意兒只是一棵樹,春天來時會開櫻花,如此而已,沒有別的。人世間發生的事,跟這棵樹沒什麼關係,它只會默默的開花,如此而已。我也一樣,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會改變。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就這樣。

21
在最後關頭「絕地大反攻」,做起來可一點也不輕鬆,天底下沒有那麼簡單的事。…所謂人生,是沒有白吃的午餐的。腳踏實地,認真努力,這才是通往成功的最佳捷徑,是吧?

毫無保留的投入了全副心力之後,再來已經沒有什麼可做的了。現在他們心裡無怨無悔,當然也不再猶豫。

在人生跌落谷底前,是我救了你們吧。所以,現在是你們報恩的時候了,欠下的人情遲早要還。你想清楚,就因為冠上教育之名,你就以為這一切都是免費的?你們只是不經世事的小毛頭,這一年來單方面享盡了好處,拍拍屁股就想走?你們接受的全是日本最頂尖的應考技巧,現在為母校做一點感恩回饋也不過分吧?從大人物上平白拿來的,都要一點一滴還回去,那就是你們這些小朋友的義務。所以你們都要孝順父母。人家辛苦花錢把你們生出來養到今天有本事就拿現金去還。還有,別給我說「我又沒求他們把我生下來」這種欠揍的話!能夠活著,你才因此體會到許多美好的事物,生命中的一切感動,都是因為他們賜與你生命。所以你們要覺得感激,凡事都要感恩。對學校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們因為教育而變得更聰明,出社會之後生存得更容易、更順利,除了感謝學校的功勞,你們也要試圖回報。有借有還,才會構成對等的關係,否則永遠矮人一截,人與人之間就沒有真正的交流了。

他們遲早都要獨自面對現實,超越考驗,那一天就是今日。在他們今後的人生中,還要面臨許多更殘酷、更嚴格的場面,到那時候,他們最終可以倚靠我只有自己一個,所以就在今天,他們必須親身體驗這種感覺。

落榜的人,不只你一個吧。在今天發現自己落榜的,除了矢島勇介,還有無數的考生。在這一刻體會到失落感的人,只怕數也數不清,不過,雖然我也知道,講這些話也安慰不了你。可是落榜還是很教人遺憾,連我都覺得太不甘心了。

東大特訓班外傳 轉職必勝班/直譯天使銀行-龍櫻外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